简体  繁体  Russian
推荐给朋友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首页   

协会介绍   

俄罗斯油画   

商务项目   

留学咨询   

俄罗斯风情   

中俄贸易   

日常服务   

网站导航   
热门排行
最新排行
推荐排行
新闻标题: 俄罗斯专家剖析本国电子工业现状并提出未来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 2006年9月26日 閲读次数:11907 新闻来源:《专家》周刊
据俄罗斯《专家》周刊2006年9月11日报道,俄电子工业业内人士亚历山大.梅哈尼克日前刊文指出,俄罗斯早已不再是电子工业强国了。要想重新回到这一最具前景而又错综复杂的全球市场,俄罗斯必须形成实实在在的国内需求,必须加入国际劳动分工,并且要紧跟科技革命新一轮发展潮流。
  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电子工业,俄罗斯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如今任何一个现代科学技术产品,其绝大部分性能均来自其中的电子元器件。有数据统计,包括军事领域在内,俄罗斯当前最新科技产品中所使用的90―95%的电子元器件都来自国外。然而,就算俄罗斯自身能够保证军用电子产品的供应,也不能解决整个电子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现在,全球微电子元器件的年产量达数亿件。而全世界的军用电子产品数量却不超过电子类产品生产总量的5%,远远不能满足各国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五、六十年代,军事科研产品是民用科研产品的基础,而近几十年的趋势却发生了逆转。如今,军队使用的是民用科研成果。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工业和民用电子产品生产体系,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完整的军用电子产品生产体系。
  电子工业领域的问题常常是政府高层会议讨论的焦点。俄罗斯制定了《2007-2011年电子元器件基础发展纲要》,工业和能源部正在筹建一个专门负责电子工业问题的扩大委员会,该委员会将于9月份成立。新的发展纲要到底是怎样一个纲要?俄罗斯能够成为电子工业强国吗?要想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简短地回顾一下历史。
  苏联的电子工业为何衰败?
  上世纪80年代初,苏联曾经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电子工业强国,能够生产出任何符合当时水平的电子技术产品。至少可以完全满足本国军事工业部门的需求。
  然而,当时苏联绝大部分电子元器件都是国外产品(首先是美国产品)的复制品。俄罗斯科学院物理技术研究所学术所长、科学院院士卡米勒.瓦利耶夫当时担任泽廖诺格勒某研究所所长,他并不认为当时那种生产方式是错误的。他说:“对于我们这些设计人员而言,任何元器件都像是‘黑匣子’,我们了解它的功能,但其原理及制造工艺却都是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但其他专家认为,这种生产方式实际上束缚了俄罗斯设计人员的创新精神,注定了苏联电子工业的衰落。但事实上,这并不是苏联电子工业衰败的原因。专家们认为,导致苏联电子工业衰落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苏联后期领导人不重视这一行业;90年代俄国内电子产品需求下降;俄错过了新一轮的科技浪潮。
  首先,早在苏联时期,政府对电子工业的拨款就开始逐步缩减。苏联电子工业创始人、电子工业部部长亚历山大.绍金的儿子(也叫亚历山大.绍金)现任半导体机器制造设计局局长,他在有关自己父亲的回忆录中写道:“当时,原材料部门的人开始在苏联高层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多卖原材料,一切东西都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买到。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下面这类短视的论断:许多非常重要的设备,包括无线电电子设备,都可以在进口元器件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制造。”
  其次,俄罗斯90年代的工业生产全线崩溃,这也波及到电子工业。“分子电子科学研究所和微米工厂”股份公司总经理根纳季.克拉斯尼科夫就指出:“俄罗斯的微电子产业状况与整个工业状况是相一致的。既然没有人需要微电子产品,那么发展微电子产业是毫无意义的。”
  最后一个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90年代的俄罗斯发生了社会变革,而与此同时,世界上却掀起了一场电子工业革命,电子工业本身及其组织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世界电子工业格局
  80至90年代之交的电子工业革命使得该行业的设计标准已达到350纳米以下,1个芯片可以容纳几千万甚至几亿个晶体管,无线电电子设备的设计和生产环节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过去人们可以清晰地区分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系统的研制和生产界线(这从苏联时期的电子工业机构设置就可以看得出来,苏联有负责元器件生产的电子工业部和负责电子系统生产的无线电电子工业部),而如今的电子系统设计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已变成了集元器件与终端电路于一身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过程。
  一方面,出现了一些高度专业化的公司与企业;另一方面,电子工业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在这种全球化的过程中,主要的工艺、设备、软件和电子技术产品的研发、营销与物流配送都被西方国家和日本所掌控,它们拥有电子工业所有重要成果的知识产权及新产品的生产专利。而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如今仅限于根据合同来生产西方国家和日本研究出来的产品。
  虚拟插槽接口联盟(VSIA)是电子工业全球化的标志。该组织由包括英特尔、IBM、爱立信、佳能在内的世界各大电子公司组成,以IP(知识产权)元件重复使用及其标准化、交换和集成为目的。IP元件多次使用方法的建立大大加快了“硅晶体系统”的设计进程。IP元器件也被称作虚拟元器件(virtual component)。这两种称谓表明,一方面,IP元器件是一种虚拟的微电路,而另一方面,它是设计人员的知识财产。知识产权元器件的所有者常常会将自己的游戏规则强加于全世界的“硅晶体系统”微电路设计行业。
  “电子产品”出版社经理伊万.波克罗夫斯基是这样描述现代电子产品市场的组织模式的:“它是一个矩阵,基础元器件的生产、软件的开发及其外包生产都处于同一水平层面上。”而构成这一矩型的各个单元的企业日益趋向专业化,已出现了一些专门生产芯片、外壳和测试产品的公司。许多公司拥有自己的专利成果,但它们将部分生产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来做,自己只是负责产品的研发(设计)、分配和市场营销。例如,世界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它现在已没有自己的移动电话制造企业。某个世界领先的合同生产商在为它生产电话机,该生产厂家很可能在中国。但最复杂的核心部件仍由摩托罗拉自己来生产。
  美国、日本和韩国的领头企业,例如英特尔、三星或IBM,至今仍然保持着垂直一体化的模式,拥有设计、产品制造等所有环节部门。它们这样做是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推出自己的新产品,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为此,他们对自身的研发部门、设备和基础设施都投入了巨资。这也使得这些公司在电子产品“矩阵”的水平面上占据了最有利的地位,成为垂直一体化模式的最佳典范。这些国家的政府也通过对本国公司的研发工作提供数十亿美元拨款的方式来支持这种战略。
  中国政府和企业采取的是第二种战略,其内容是:现阶段并不急于建成像英特尔那样的垂直一体化公司,而是要在电子技术设备大规模合同生产领域占据重要位置,为此,要建立越来越多的电子工业矩阵中的“水平”企业。中国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计划在2010年前建立20个进口替代型“合同生产厂”。其中,中芯国际(SMIC)计划在今后几年达到90纳米的设计标准。中国领导层已提出了大力推动合同生产本地化的任务,确保合同生产厂家使用本国的电子元器件。中国政府还全力支持本国专业微型控制器和芯片的设计企业和无生产线公司。这样一来,中国将拥有建立自己的垂直一体化公司所需的所有工艺环节。对于本国电子产品生产领域的飞速发展,中国人自己总结了四个原因:电子产品的主要消费者,也就是“发烧友”的需求不断增长;“合同生产厂”产能不断扩张;电子设备设计人员素质提升;最后就是许多中国人从硅谷回国效力。
  欧洲国家在微电子工业领域不像美国和日本那样拥有大量专利,也没有能力像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那样组织起电子技术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的大规模生产。因此他们选择了第三种战略--首先支持欧洲内部那些具备相应水准、工业领域发展所必需的电子工业,例如汽车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和非现金结算设备等。此外,欧洲正在实施《欧洲实践计划》,其内容包括扶持小型研发公司的合同加工厂,这些工厂主要生产小批量的“缝隙”产品。
  巨无霸与缝隙商品
  俄罗斯如今的生产状况如何呢?“电子产品”出版社评论称,在俄罗斯有大约3000家研制和生产电子技术设备的企业。其中大概有500家是前苏联时期的老企业,“阿尔托尼卡”公司董事会主席亚历山大. 舍普托维茨基认为,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正逐步走向衰败。这一行业的领头企业--“微米”和“埃斯特罗姆世家”公司 之所以得以生存,是因为它们那些实际上已经过时的产品在东南亚地区市场上找到了“缝隙”。众所周知,“微米”和“埃斯特罗姆世家”生产的几种设计标准为1-1.5微米的集成电路产品(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研发产品),在国际市场占到了近15%的份额。如今,两家领头企业都想改用0.35-0.18微米的生产工艺(这个标准已被列入政府的纲要)。“埃斯特罗姆世家”的计划产量为每月20000个芯片,“微米”则计划每月生产2000个芯片。但实际情况则是,如果每月生产30000个芯片,厂家只能收回成本;每月生产50000个才会有收益;而要实现正常盈利,每月则需要生产10万个芯片。实际上,政府和该行业的领头羊正在努力解决生产昂贵的小批量产品的问题,这种产品往往都是国家定制的。也许,这是一个必经阶段,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仅靠国家来定制产品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其余的公司按条件可划分为两类,一类公司主要研制自有品牌的缝隙产品,甚至是独家产品,另一类公司是按合同生产的公司,主要生产其他公司的品牌产品。
  以研制汽车安全防护系统起家的“阿尔托尼卡”公司就是上述第一类公司中的成功典范。正如亚历山大.舍普托维茨基说过的那样:“与美国相比,俄罗斯汽车的防护装置需要更加牢固。这是因为:首先,俄罗斯的保险业还很不发达;其次,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的偷车贼有能力研制专门的电脑装置来配制能够打开电子锁的电子钥匙。”如今,“阿尔托尼卡”公司已成功研制并推出了无线电波道安防信号系统、专业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医疗设备。亚历山大.舍普托维茨基指出:“俄罗斯的电子工业要想立足于市场,唯一的机会是推出性能优于国外产品的本国产品。我们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要想满足客户的需求,就需要采取不拘一格的解决方案。生产大批量产品的西方大企业不会瞄上这些缝隙领域,而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公司在技术水平上又达不到相应的标准。”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埃尔维斯”公司,该公司在电子眼视频监控设备和具有目标识别能力的雷达系统领域找到了自身的位置,并由此成为了俄罗斯最先进的无生产线中心之一。上述两家公司都是因为在国内市场上找准了定位并站稳了脚跟,进而成功地走向了国际市场。类似的成功企业还有“尤尼科尔微系统”无生产线公司,该公司除研制用于电信系统的微控制器及微处理器之外,还为中国研发交通卡芯片。这种产品的年需求量为9000万个,“尤尼科尔微系统”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10%。
  俄罗斯最大的电子技术设备合同生产商“阿尔谢纳”公司总经理阿列克谢.博恰罗夫指出,“阿尔谢纳”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由于找准了市场上的缝隙才得以存活的。例如,该公司现生产有20种东欧语言菜单的监视器。在中国生产该类产品是无利可图的,但对俄罗斯企业而言,这却是一笔很好的生意。
  政府的纲要
  如果回顾苏联电子工业的崩溃对俄罗斯电子工业现状的影响,那么毫无疑问还有三个因素至今仍在起作用。可以说,所谓的“原料心理”在俄罗斯仍然占据上风。除了上文中所提及的个别合同生产企业、缝隙产品公司及无生产线公司,电子工业革命实际上并未触及俄罗斯电子工业的大部分企业。而最主要的一点是,与以前一样,如今俄罗斯工业领域对电子产品仍然没有大量的需求。本国的机器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并不是十分需要现代化的电子产品,航空制造业和船舶制造业所使用的都是国外电子产品。家用电子产品也没有形成批量生产的规模。
  显然,俄政府所提出的发展战略并不能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政府纲要的拟订者在分析俄罗斯电子工业现状的之后也承认,现在恐怕是俄罗斯电子工业复兴的最后一次机会了。但实际上,政府提出的目标与其说是复兴俄罗斯电子工业,不是说是遏制其进一步衰落的趋势。俄政府所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到2011年保证本国电子工业能够自主生产设计标准为180纳米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开始研发符合130纳米标准的电子产品。然而,从目前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届时电子产品市场上大行其道的将是90纳米设计标准的电子产品,60纳米设计标准的产品也将开始进入试验性生产阶段。从政府纲要可以看出一点,那就是政府要首先确保本国生产的电子元器件能够满足军工技术产品的需求。但阿列克谢.博恰罗夫指出:“如果政府只着眼于解决军事电子工业的问题,那么最终将葬送这一部门。一方面,这样做会将军事电子工业与整个电子工业的主流隔离开来,使军事电子工业生产固步自封;另一方面--弃其它电子行业发展于不顾的直接后果就是将是其拱手让给我们的东方邻居。”俄政府制定的纲要反映出苏联时期对于高科技发展的传统态度--即不是以商业需求为依据,仅仅是着眼于军工部门的需求,而西方和东方发展电子工业却是以商业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的。在上世纪50年代,俄罗斯的这种发展战略被全世界所采用,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战略阻碍了高科技行业的发展。从俄罗斯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采取这种战略可以说是十分保守的,甚至可以说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它会使俄罗斯的电子工业裹足不前。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对这一纲要的拨款实在是少得可怜。例如,按2007年的价格来计算,政府计划于2007-2011年提供财政拨款730亿卢布,约合25亿美元。而英特尔公司仅2005年在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这两个领域内的资金投入就高达100亿美元。
  狭隘的目标及少量的财政拨款,这对于面临严峻形式的俄电子工业生产是极为不利的。而且还会给世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政府制定这一纲要的目的不是要解决发展的问题,而是要靠国家订单来维持苏联电子工业苟延残喘。
  政府的纲要只字未提刺激电子产品的国内需求,整个纲要中也看不到对前苏联电子工业范围之外的私营企业、缝隙产品公司及合同生产企业的支持措施。即便提供给大企业用于更新改造技术设备的拨款也只够买到几条不大的生产线而已。
  俄罗斯该选择何种战略
  俄罗斯发展电子工业的国家战略应包括下列几点内容:
  通过采取相应的工业政策,促使国内对电子产品形成稳定的需求,也就是说应由国家来推动实施一系列面向民族工业的大型电子工业项目;
  发展私营企业所开发的缝隙领域并探索新的发展领域;
  发展合同生产并与欧洲和中国进行合作,以此来开展国际间协作,加入国际电子工业“矩阵”;
  建立现代化的“合同生产厂”,完成国家和合资私营企业的订单;
  大力发展基础科学与实用科学,确保跟上电子科技革命的新一轮发展潮流。
  科学院院士弗拉基米尔.别杰林认为,俄罗斯电子工业的发展应当依托大型国家项目,这样一来,其产品就可以在俄罗斯国内甚至在国际市场上卖个好价钱。能源工程可以作为电子工业的起步项目,其中包括目前快速发展的核能项目。国家应对核能行业的发展投入大量资金。需要说明的是,除可靠性与安全性外,核电工程项目还需要解决自动化设计所需的模型试验问题。类似的问题在设计现代化的发动机和能源设备时也是必须要解决的。电信设备业、汽车制造业和航空业也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在别杰林看来,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要使这些问题具体化,不要只空谈电子工业的发展问题,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发展电子工业。这样才能明确,发展电子工业究竟是为何目的,俄罗斯究竟需要怎样的合同生产厂。为此,国家应当以立法的形式来确定必须由本国研发力量来解决的难题。
  发展电子技术产品合同生产的目标应当是使这些产品所需的元器件在俄罗斯实现本土化生产。
  目前,俄罗斯境内已经出现了本土化进程。大多数专家都指出,目前已经可以看到一种趋势: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从西欧转移到东欧,现在又开始转向乌克兰与俄罗斯。正如俄最大的合同生产商“阿尔谢纳”公司总经理阿列克谢.博恰罗夫所说的:“如果政府在电子工业领域采取明智的政策,那么我现在就会考虑建立一个生产元器件的工厂。”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和中国的合作可以成为连接俄罗斯与世界电子工业的一种桥梁。专家们普遍认为,俄罗斯无生产线公司的水平明显比中国要高。中国虽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但其科研和教育并没有达到与之相适应的水平。中国政府将来会解决这个问题,但就目前来看,要想实现技术突破,仅有生产力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埃尔维斯”公司经理雅罗斯拉夫.彼得里奇克维奇指出,许多西方公司将自己的设计研发部门从中国和印度移到俄罗斯境内的,尤其是一些比较重要的研发部门。顺便提一下,一些中国大陆公司和台湾公司也将自己的设计中心设在俄罗斯,因为他们支付给俄罗斯研究人员的美元报酬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能够生产现代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合同生产厂”并不仅仅是国家技术和工业发展水平的象征。首先,谁拥有了现代化的“合同生产厂”,谁就不仅控制了生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电子技术设备的研发工作。其次,现代化的“合同生产厂”的确是高科技领域和工业管理领域最新成果的结晶。“合同生产厂”的存在不仅为微电子产品的生产和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而且还能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生产文化,成为一种可以吸纳一切高科技成果的智力中心。雅罗斯拉夫. 彼得里奇克维奇认为,“在俄罗斯建立‘合同生产厂’的时机已成熟。如果在开始阶段工厂没有盈利,那么最好是在这个阶段对本国微电子领域的研发及消费给予补贴,因为欧洲的成功经验表明,人才和创意都会逐渐流向那些具备生产能力的地方。中国就是这种情况。俄罗斯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形。通俗地说,如果没有合同生产厂,我们将会靠边站。谁要是靠边站的话,谁就无权决定世界发展的方向”。把建设“合同生产厂”延期到2015年后(事实上俄罗斯政府的纲要中就是这样写的)就意味着永远也不会建立“合同生产厂”,因为到那时,世界电子工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以微电子技术成果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而俄罗斯尚未做好相应的准备,这就如同15年前没有对“硅晶体系统”的出现做好准备一样。
  令人诧异的是,虽然俄科学院中就有好几个相关领域的研究所,但它却并没有参与政府纲要的制定与执行。这一事实注定了纲要本身只是在“堵漏洞”,一点也没有考虑到战略发展的前景。其实,俄罗斯最大的问题恰恰就出在电子工业的科学研究领域,也就是电子元器件的研发和生产工艺领域。正如科学院院士瓦利耶夫所言,“俄罗斯在这个领域的落后程度非常严重,以至于它本身已经无法独立解决这些问题。而全世界现在都是通过合作来解决该领域的问题的。俄罗斯就有这样的范例。例如,国内一个研究所参与了欧洲财团投资的一个项目,借助超强紫外线进行照相石版术的研究。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加入国际财团,参与到包括微电子科技领域在内的前沿科技与设备的研发工作中去,并由此而获得部分专利。为了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必须承担起一部分压力,并且尽自身所能,参与到国际劳动分工中去。”
  如果套用电子工业“矩阵”模式,那么我们认为,我们所提出的战略将使俄罗斯逐渐装满矩阵的许多角落,无论是垂直的还是水平的角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战略是欧洲和中国发展模式的组合。但并非是完全效仿,这其中还是有些许区别的。与欧洲的区别在于,俄罗斯还需要在工业领域内选择和扶持重点行业;而与中国的区别则在于,中国发展电子工业技术的过程是从零开始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其电子工业发展带有循序渐进的特点。而俄罗斯现在就可以立即填充电子矩阵中的许多缝隙。毕竟俄罗斯的电子工业还是有着丰富的发展历史的。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推荐给朋友] [打印] [关闭]  [论坛讨论]
当前评分:0
Bad  1 2 3 4 5  Good
..........................................................................................................................................................................................................................................................
协会介绍 | 俄罗斯油画 | 商务项目 | 留学咨询 | 俄罗斯风情 | 贸易信息 | 日常服务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COPYRIGHT(C) 2004 俄罗斯圣彼得堡华人协会 版权所有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塔林街7栋A座6H 102622
电话:+86 13439175060 ,+86 1057782670,+7 9161052484 电话/传真:+86(10)57782670
电子邮件: trade@china-russia.org , caspw@139.com

京ICP备05021730 , 京公网安备 110115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