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闻周刊的一篇报导在阿富汗引爆了一场致命的反美暴力事件?”这是新闻周刊在正式宣布收回5月9日那篇有争议的报导后,其官方网站刊出的“总编的话”所提出的疑问。将于5月23日出版的新闻周刊至少将刊登两篇文章谈论上周发生在穆斯林世界的暴力反美事件,旨在向公众解释他们都在报导中都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对美军亵渎可兰经进行报导,以及这起事件最后是如何爆发的。
新闻周刊总编马克.惠蒂克(Mark Whitker)在“总编的话”一文中指出,众多媒体暗示称,上周愤怒的阿富汗人走向街头抗议有关美军亵渎可兰经的报导,同我们有关。在听到发生暴力事件并导致至少15人死亡后,我们也象所有人那样感到惊恐。但新闻周刊认为,向公众解释我们都报导了些什么,为什么以及最后这起事件是如何发生的,是重要的。
两周前,新闻周刊在5月9日的期刊上发表了迈尔尔.伊塞考夫(Michael Isikoff)和约翰.巴里(John Barry)合写的报导,指美军调查人员已发现关塔那摩美军中心的美军士兵,在试图让恐怖嫌犯开口讲话时,已违反规定,其中包括一起要把可兰经丢进马桶冲走的案例。
新闻周刊说,两位记者是从一位博学的美国政府消息来源那里,获得了这些信息。在决定是否将这篇报导刊发前,我们曾同五角大楼两名官员进行了接触。其中一个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而另一人则给予回答,并对这篇报导的另一方面进行了评论,但没有就可兰经的指控进行争论。
印度穆斯林5月16日在孟买举行反美示威,标语上写着“布什应为亵渎《可兰经》道歉”。
新闻周刊主编指出,虽然其它主要新闻组织只根据被关押者的听证,就已对亵渎可兰经的指控进行了报导,但我们认为我们的故事有新闻价值,因为一名美国政府官员说,政府调查人员已提出此方面的证据,因此我们就发表了这篇文章。几天之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报纸开始报导我们的故事。随后,在极端分子和那些对经济不满者的煽动下,开始发生暴乱,并扩散至全国。
惠蒂克说,上周五(5月13日),五角大楼一名高级发言人告诉新闻周刊,对这篇报导的检查显示,并不意味着美军正在调查亵渎可兰经的指控。这名发言人还告诉新闻周刊,五角大楼已对其它被关押者提出的亵渎指控进行了调查,但发现这些指控“都不可信”。
新闻周刊说,我们当初的消息来源后来指出,他也无法肯定我们在报导中所引述的亵渎可兰经事件,称它(亵渎可兰经)可能是出现在其它调查文件或草稿中。最高政府部门已表示,正在继续调查这些指控,我们也将这样做。但我们以报导中所出现的任何错误部分感到遗憾,并向暴力事件中的遇难者,以及在中东地区被抓获的美军士兵,表示我们的同情。
此外,新闻周刊驻华盛顿办事处负责人丹尼尔.克莱德曼(Daniel Klaidman)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承认,新闻周刊上周发表的那篇文章有事实错误。克莱德曼说:“我想,我们报导出错的地方就是,这篇报导说一名监狱卫兵拿起一本古兰经,试图把它丢进马桶用水冲下去。”
印度穆斯林5月16日在孟买举行反美示威。
克莱德曼在讲述了发表这篇文章的经过时也指出,“这篇报导的消息来源于一名高级官员。这名官员过去一直是我们的可靠消息来源。刊发这篇报导前,我们也像以往报导其它敏感问题一样,检查了这个消息的准确性。我们曾经让国防部的公关部门审阅过这篇报导。事实上,我们曾经把这篇报导提交给国防部一名高级官员,问他这篇报导是否准确。我们得到的答复是,文章中一部份内容不够准确,但并不是我们发表的那部份内容。后来证明,我们发表的这部份并不准确。”
新闻周刊将于5月23日刊登另一篇题为《火是如何引发的》报导,则详细介绍了其敏感的故事在穆斯林世界所引发的一场致命暴力事件的经过。
报导说,上周末一场暴乱从阿富汗传播至整个穆斯林世界,从加沙地带到印度尼西亚,示威者高喊着“保护我们的圣书”等口号,烧毁政府大楼洗劫国际救援组织机构,造成至少15人死亡,许多人受伤,给华盛顿传递了一个令人战栗的信息,让他们对该地区温和政府的稳定感到担心。
新闻周刊指出,这场暴乱显然是由5月6日召开的一个新闻发布会引发的。当天,巴基斯坦板球传奇人物、现任总统穆沙拉夫的强硬批评者伊姆兰.汗(Imran Khan),挥动一份新闻周刊报导的复印件,宣读了这篇报导中有关美军审问人员在关塔那摩基地把一本可兰经放在马桶上,甚至把它冲掉的片段。汗说:“这就是美国人所做的一切,亵渎可兰经。”
巴基斯坦多个城市5月16日爆发反美示威,图为一名儿童举着“美国是头号恐怖分子”的标语站在美国国旗上。
汗的这番评论,以及巴基斯坦政府官员和穆斯林教士们义愤的评论,通过当地电台迅速传播到邻国阿富汗。亲美的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激进的伊斯兰教政治对手,则趁机对阿富汗的经济和美军的继续驻扎发起攻击,于是便发生了全国性的暴乱。
新闻周刊说,上周,五角大楼发言人劳伦斯.迪莱塔(Lawrence DiRita)告诉新闻周刊,那篇报导出现错误。报导只是美军南方司令部即将对关塔那摩虐囚案进行调查的预期结果。新闻周刊在报导中说,美军南方司令部调查人员发现,关塔那摩的审问人员为了试图扰乱被关押者,把一本可兰经丢进了马桶并冲走。在不少恐怖嫌犯被释放后,他们已指控美军亵渎可兰经,但五角大楼发言人说并没有可信的证据来支持这些指控。
新闻周刊称,那么,新闻周刊是如何得到这个错误的事实呢?这个故事又是如何引发一场严重的国际动乱呢?在继续全面报导这起事件时,新闻周刊采访了一些政府官员、外交家和自己的工作人员,按原样来修复这个叙述体的事件。
伊塞考夫是新闻周刊一名爱进行调查的老记者,他的兴趣曾被去年FBI公开的一些内部电子信件而吸引,这些信件中勾勒出关塔那摩美军基地虐待囚犯的画面。伊塞考夫知道,美军南方司令部调查将对这些指控展开调查,因此他便给一名长期可靠的政府消息来源打去电话,这名了解这一事态的政府官员说,有关最新细节并没有在FBI的电子信件中出现过,其中提到了把可兰经用马桶冲走。
新闻周刊介绍说,伊塞考夫随后同一名美军南方司令部的发言人进行了接触,发言人拒绝就即将展开的调查发表评论,但新闻周刊国家安全记者巴里意识到这个故事的敏感性,便把这篇报导的草稿传给了五角大楼一名官员,询问其“是否准确”。这名官员最后指出了这篇报导中所提到的,2001年五角大楼派遣米勒将军赴关塔那摩监督审问被俘者的报导不准确,但他没有提到报导的其它部分。新闻周刊说,这名官员并不是误导,而是对南方司令部的报告缺少了解。
巴基斯坦多个城市5月16日爆发反美示威,图为示威者在焚烧美国国旗。
亵渎可兰经的报导虽然令人震惊,但并不难以置信。不过,对穆斯林来说,毁坏圣书却尤为可憎。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名电脑教师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说,“不管如何反感,我们能理解虐待囚犯,但亵渎可兰经就好象是故意虐待所有的穆斯林人。这是我们无法容忍的。”
新闻周刊解释说,新闻周刊并不是第一个对亵渎可兰经进行报导的媒体。去年春天和夏天,英国和俄罗斯媒体均报导了一些被释放的恐怖嫌犯指控美军亵渎可兰经的新闻,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也对释放者的指控进行了报导。不过,新闻周刊的报导发表的却“不是时候”,正赶上阿富汗的政治和经济都处于脆弱阶段,卡尔扎伊的政治对手正寻找各种方式用煽起群众的不满情绪。
另外,在美国政府施压下,阿富汗政府已被迫要求农民疏远种植罂粟,而美国驻军也经常对阿富汗农村采取袭击行动,以铲除早前的毒品交易。一些清白者可能会被美军关押几个月,出来后许多人声称遭到美军的虐待。尽管卡尔扎伊总统仍受到尊敬,但许多阿富汗人指他太顺依靠和是顺从美国人了,尤其是在卡尔扎伊即将访问华盛顿之际,他的政治对手认为这是一个制造麻烦的大好时机。
新闻周刊说,上述情况并不能完全解释穆斯林世界为何会对亵渎可兰经发生暴乱,但若与早前对美军阿布格莱布丑闻的铺天盖地的报导联系起来,就更容易理解一些。美国官员称,极端分子的煽动至少是指责的部分原因,但亵渎可兰经的报导却触动了伊斯兰世界的一根特殊神经。包括布什总统在内的美国官员都在不安地观察着事态的进展,上周国务卿赖斯表示,任何亵渎可兰经的行为都是美国无法容忍的。
新闻周刊指出,在上周发生暴乱示威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将军说,美军查阅了那个时期的审讯记录,但是没有发现新闻周刊所报导的那起事件。迈尔斯说:“他们检查了所有的审讯记录,但是他们不能证实是否有报导说的那个跟厕所有关的案子。不过,有一条记录他们还需要证实,那条记录是,据警卫报告,一名被关押者从古兰经上扯下一张一张的纸。作为抗议行动,他把纸张放进厕所里,堵住厕所。但是这不是美国人干的。”
迈尔斯将军说,美国在阿富汗的指挥官卡尔.艾肯伯格将军相信,阿富汗贾拉拉巴德的抗议示威是当地政治冲突引发的,不是新闻周刊的文章引发的。不过,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批评了新闻周刊对这起事件做出的回应。麦克莱伦说,新闻周刊没有达到新闻报导的标准,新闻周刊应当收回这篇报导。麦克莱伦对记者说,这篇报导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损害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形像。
新闻周刊在受到白宫、国务院和五角大楼批评几个小时后,于美东时间5月16日下午5时左右正式宣布,收回那篇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