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一向情感内敛的国民党主席连战今天在北大演讲时侃侃而谈,博得全场师生二十五次掌声,这也是素以思想活跃著称的北大学生第一次为一个演讲嘉宾送上这么多次掌声。
连战的演说时而温情,时而幽默,时而亢奋,时而严肃,一个政治家的儒雅与淡定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和二十多分钟的问答过程中一表无遗。
“看到斯草、斯木、斯事、斯人,想到我母亲在这儿年轻的岁月,在这个校园接受教育、进修成长,心里面实在是非常亲切。”连战在展露脉脉温情的同时也不忘幽一默:我今天回“母”校——母亲的学校。
显然,北大也把连战当成了自己人。他们让连战走过校友桥,经过华表,踏上红地毯,登上丹墀,走进北大办公楼的西门,这是北大校方迎接贵宾最崇高的礼遇。而且他们还破例把连战母亲赵兰坤在燕京大学的档案影印和照片送给连战。
连战也乐于接受这样的“母”校。这个有着百年光荣历史的名校,为争民主与自由,前仆后继,在中国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站在这样的讲台上,连战不由自主地想起风起云涌的中国近现代史,以及这段历史走过的坎坷之路。他内心的忧虑使他发出这样的“天问”——
“中国的未来到底在哪里?我们要选择的到底是哪一条路?”
“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以两岸人民的福祉为依归,为民族的长远的利益为考虑呢?”
“如何能够让整个的中华民族不要再走上战争和流血,如何能够让和平来实现……如何能够维护和不断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疑问一个比一个长,又无不以探究民族未来之路为依归。答案却被他用短短的十二个字作结:“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
然而一如连战甫抵北京机场时的慨叹:这条“继往开来”之路走的不易,来的也不易。尽管如此,今日在北京大学演说的连战笃定的说:“我们没有落后感,我们没有走错一步。”
走自己的路,走对的路,因为“走对路,才有出路”。连战说:“‘走对路”,第一要认同国家、第二要促进两岸的和平。”
之所以提出这个“大胆的方向”,连战自称这是“历史的潮流、民意的驱动”给他的勇气。“方向只要掌握住,一步一走,我们大家成功在望。”
少小离家、乡音未忘的连战说:“我是怀着一个祝福的心、一个持续不断期盼的心,希望这块土地(大陆)能够更快速地来发展。”
连战的话音刚落,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北大学生打出“连哥,您让中国人感动”的横幅来表达心声,而从安徽特地赶来的中共早期党员李国(左王右宣)之子、八十五岁高龄的李齐筼在连战走出演讲厅时,唱起了已无人再唱的第一次大革命时的歌曲:“军阀官僚一扫光,不平等条约全废除……国民党、共产党合作中国就兴旺,两党合作中国不会亡。”